“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幸福”
“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幸福”
——湖南省張家界市“三聯四建”助推基層治理
光明日報記者 龍軍 光明日報通訊員 肖俊
“‘長者食堂’用完餐,再到‘鄰里中心’搞個理療,寫一下毛筆字。”10月27日,湖南省張家界市新外灘小區,82歲的退休教師候啟煊在電話里約幾個老伙計搞“集體活動”,滿滿當當的行程都安排在小區里。
“長者食堂”面向社區60歲以上居民提供8元一餐,二葷一素一湯,好吃又營養;“鄰里中心”可以免費看書、寫字、理療;“便民中心”有黨員干部隨時提供幫助……“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幸福。”走在綠意盎然的小區,候啟煊滿臉笑容。
曾經,張家界的大美山水與城市“臟亂差”、社區“軟弱散”形成強烈反差。2007年起,該市強化黨建引領作用,連續開展6輪“三聯四建”活動,推動基層黨建工作與城市發展深度融合,打造與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相匹配的城市形象,也帶來了候啟煊們的笑容。
張家界市委常委、組織部部長李傳榮告訴記者,“三聯四建”即組織領導干部聯系社區、小區,職能部門聯系項目,黨員干部聯系居民,集中力量建好社區綜合服務平臺、社區綜治管理平臺和社區工作者隊伍、社區志愿者隊伍,把黨建成果轉換為治理效能和發展優勢。
該市通過健全以黨組織為核心的組織體系,以信息化為支撐,以網絡化為平臺,以社會化為目標,創造了“一體三化”社區黨建管理新模式。同時,通過社區功能標準化建設,形成包括小家政、小診所、小餐桌、小賣部、小課堂在內的“15分鐘社區生活圈”。
2020年,在對社區進行的前五輪“三聯四建”基礎上,第六輪將城市黨建工作的觸角延伸到小區黨組織,共建立起431個城市居民小區黨支部,確保基層治理有序推動。
在各個社區、小區,張家界市全面開展黨員干部“聯三戶當六員”活動,采取“一對一”或“多對一”的方式,并結合“黨員風采在社區”等活動,定期深入到聯系戶家中了解相關情況,當好民情調查員、政策宣傳員、項目聯絡員、發展指導員、矛盾調解員、便民服務員,主動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。僅在去年,全市6541名黨員干部結對聯系社區貧困戶、拆遷戶、信訪戶共5233戶,開展幫扶活動520場次,化解矛盾230個。
慈利縣東街社區大世界區域小區是個綜合性老舊小區,餐飲商鋪多,下水道堵塞時有發生,小區臟亂差。“三聯四建”聯系單位對下水道進行了一次全面疏通和改造,徹底為200多戶居民和200多戶商鋪共7000多居民解決好了下水道堵塞問題,讓臟亂差問題不再成為居民困擾。
在社區綜合服務平臺方面,張家界市依托綜合服務平臺設立便民服務中心,實現所有平臺均能提供“一門式”辦理、“一站式”服務,推動基層公共服務(一門式)全覆蓋;在小區綜合服務平臺方面,著力建好黨群服務中心、“鄰里中心”和物業管理中心,為小區居民提供娛樂休閑、閱讀健身、醫療保健、幼兒托管等服務,打造黨組織聯系黨員、黨員聯系群眾的溫馨家園。
“疫情期間,群里發一則通知,43個卡口馬上建立,第一時間切斷傳播鏈條。”永定區南莊坪街道南莊坪社區黨委書記袁曉利說,開展“三聯四建”前,社區想開個會,喊破嗓子也沒人來,通過“三聯四建”活動,轄區43個小區全部成立了黨支部,所有黨員在小區亮身份、亮承諾、亮服務,大到項目建設,小到水龍頭維修,都能具體到人。
14年來,張家界355名市、區縣領導先后聯系全市95個社區101個小區,總投資約5.68億元,解決問題5090個。同時,通過黨建帶動注冊志愿服務組織570個,注冊志愿者26萬多人,占全市總人口的15%,無處不在的服務讓居民幸福感十足。
《光明日報》( 2021年11月12日 10版)

許勤在調研檢查應對冰雪災害工作時強調 全力以赴保供電保供熱保安全 努力把冰雪災害影響降到最低
11月12日 19:11